2009年12月5日星期六

我的個人小感想...=]

E三日好凍呀...第1日落雨,但係我把傘擺左喺個喼度...冇得拎...T^T 搞到成身濕哂>﹏<
第1日行程如下:
1.搭車到深圳灣過關
2.搭車去佛山
3.食Lunch
4.去佛山美術館
5.去南風古灶
6.去超市比賽買野
7.食Dinner
8.入酒店
9.小結會
佛山美術館d野好靚呀...我買左4隻生肖陶瓷代表成家人...好有義意架...=]
南風古灶睇表演同d展覽品,果d都好靚...=]買左1套細細個嘅煲同"煙央"好得意架...
超市比賽幾好玩...不過我果組d男仔多數係買自己野...得我地女仔努力咁搵d岩用嘅野...
第1晚住城市客棧,靚就幾靚...不過個廁所係透明...仲要冇得鎖...好驚-3-
我地喺小結會好努力咁傾到時匯報d咩...跟住就有人話佢地去講...好感動@v@

2009年12月3日星期四

Eabby既感想=]

今次去完佛山
我學到製作陶瓷既過程
過程十分之繁複
參觀黃飛鴻博物館好難忘
因為我同D同學一齊食雪糕.一齊參觀博物
重要既係我地影左好多相
呢三日我最鍾意係參觀嶺南印象園
我去到嶺南印象園行不到全部地方
嗰到太大la
行都行唔哂
好彩我有食到嗰到既雙皮奶
不過我叫熱既雙皮奶
佢俾左凍既雙皮奶俾我
不過都okay 既
今次去佛山又開心又學到野

2009年11月17日星期二

去左呢到既感想

個人認為非常有趣,想不到原來一件製成品是要經過那麼多的步驟,,,,

2009年11月10日星期二

將會問的問題(1,2)

1.你認為現代陶瓷與南風古灶各有甚麽特色呢?
2. 你認為南風古灶為何到現左仍未被現代陶瓷取代呢?

2009年11月8日星期日

現代陶瓷藝術發展的幾個誤區

我國現代陶藝從20世紀70年代末開始以來,從大眾最初所持有的對現代陶藝的蒙芽意識,到2000年中國美術家協會陶瓷藝術委員會的成立,也風風雨雨走過了20多個春秋。這期間的坎坷和艱辛,只有那些做陶人才能獨自領會。陶藝一直以來都是劃入工藝美術的範疇,哪怕你的作品做得再前衛,再藝術,也只能被列入工藝品的範圍,就好比孫悟空擺脫不掉的“緊箍咒”,多年來一直困擾和限制著現代陶藝的發展。做陶人也時常以“出生卑微”而自卑。在這里我無意抵毀工藝藝術,只是陶藝作為國際性的藝術語言,不應限定于工藝美術的範圍中,而應該屬于更寬泛的領域內。由于現代陶藝的“卑微”出生,多年來也沒有能夠一個適當的名分來為自己辦一個像樣的、在藝術圈內有影響的展覽。隨著陶瓷藝術委員會的成立,標志著陶瓷作為純藝術地位的確立。
盡管我國是世界上發明陶瓷最早的國家之一,有著光輝燦爛的陶瓷文化,但是無論怎樣現代陶藝作為一種新的文化觀念(形式)有待大眾的認可,因此,現代陶藝二十多年的發展歷程也是一個在認識上不斷完善的過程。 正因為現代陶藝的發展時間短,所以,現代陶藝的創作在認識上仍然存在著一些誤區。

一、在概念認識上的誤區

所謂“現代陶藝”是指由陶藝家以“陶”或“瓷”為載體進行創作的、用以表現個性和情感的、具有前衛意識的陶藝。“陶藝”一詞是一個較為籠統的概念,它不僅僅指“陶”藝,也指“瓷”藝。現代是以區別與傳統陶藝而存在的,但在很多場合,在很多人的認識中,都把“現代陶藝”混同與“當代陶藝”和 “傳統陶藝”,從而在本質上弄混了現代陶藝的概念。現代陶藝中的“現代”一詞的意義與現代藝術中的“現代”的意義是相同的。

在工業文明以前,陶瓷一直是以家庭作坊式的生產模式進行生產。隆隆的機器聲帶來了生產高速發展的同時,也打破了傳統的手工業生產模式。一 部分陶瓷的生產開始從家庭作坊式的生產模式中分離出來,走上了機械化、大批量生產的軌道。機器的高效生產為陶瓷批量生產帶來了革命,但同時也扼殺了手工陶 瓷制品的情感,因此,1870年由英國詩人莫里斯掀起的手工藝運動和法國的新藝術運動為追求陶瓷制品中個性和情感的表達拉開了序幕。從此,陶瓷制品一改往 日的呆板和拘謹,呈現出多樣發展的態姿,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二十世紀初包豪斯所倡導的“純粹藝術”與“實用器皿”的結合,主張畫家、工藝家、建築家“應該全 部轉向工藝”進行集體創作,為工藝的發展帶來了新的源動力。一時間,眾多的現代繪畫的領袖人物也投入到了陶瓷等工藝領域的設計和創作中。如馬蒂斯、畢加 索、夏加爾、米羅和康定斯基等杰出的繪畫大師都曾經參與過陶藝的設計和制作。 我國大陸現代陶藝興起于20世紀70年代末。由于中國的陶瓷文化歷史悠久、底蘊深厚,因此,陶藝觀念變革的步伐緩慢和艱難,同時,在認識上仍存在著偏頗和誤區。從本質上來說,現代陶藝並不是一個時間上的界定,而是指作品中所體現出的一種觀念和形式。而“當代陶藝”只是一個時間上的界定,它包括現代陶藝和傳統陶藝兩個部分的內容。陶藝從作品的形式和作品所傳達出的藝術理念上來分一般是分為傳統陶藝和現代陶藝兩大類。

傳統陶藝以實用和裝飾為主,作品的外在形式蘊含著傳統文化的意蘊,在造型上以同心圓為主,含蓄而內斂;現代陶藝則主要以傳達陶藝家的現代觀念為主,作品的外在形式表現出強烈個性,自由奔放,同時,強調陶藝家的對泥和釉的實驗性探索。

現代陶藝跟現代藝術一樣是多元而開放的。而目前我國陶藝界往往將現代陶藝和傳統陶藝混為一談,分不清兩者的本質區別。在一些冠以“現代陶藝”之名的專業展覽中,也有傳統陶藝的作品出現。一些從事傳統陶藝創作的陶藝家也以“現代陶藝家”自居,深怕被甩在了現代之後,一時間“現代陶藝”在祖國大地火了起來。

二、在工藝認識上的誤區

現代陶藝在藝術領域內火起來是一件好事,但于在認識上所存在的誤區和偏頗,為現代陶藝的發展也帶來了很多不利的影響。表現得最為突出的是對陶瓷工藝的輕視。由于現代陶藝所具有的多元化和實驗性品格,使更多人看重的是作品所表現的觀念意識和前衛意識,從而忽視了對作品工藝性能的把握。在工藝方面的欠缺以那些所謂的“陶藝家”為最。由于陶藝的火熱和陶藝的冷門,使得那些畫家和雕塑家也想嘗試著將在本專業領域內的藝術追求,通過陶瓷這種特殊的載 體表達出來;另外,還有一些是在繪畫和雕塑上“走投無路者”,也嘗試著想在陶藝領域內“出人投地”。這些“陶藝家”的偶爾涉足,由于缺乏對陶瓷的了解,缺乏對泥性和工藝的真正把握,因此,他們的作品表現出了更多的偶然性和隨意性,其中不乏是殘次品,但他們動輒以陶瓷是火的藝術來的搪塞工藝上的缺陷。因此, 我們能經常看到有著明顯工藝缺陷、粗制濫造的現代陶藝作品,如開裂斷裂欠釉和變形等,色彩淡了補之以鞋油,燒裂補之以膠水等等,但是這種殘缺的痕跡是作品的外在形式所難以掩蓋的。對這類作品,人們總是以“現代陶藝”一詞來說,這盡管只是一句戲謔的玩笑,但也反映出了目前現代陶藝創作中所存在的一種現象,現代陶藝似乎就是陶瓷中的垃圾。這種對工藝認識的不足或錯誤的認識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現代陶藝的發展。

陶藝中的制作工藝的燒制工藝如同繪畫中的技法一樣是用以表達陶藝家創作思想的手段。只有技法而沒有思想,或只有思想而沒有技法的作品都不能稱其為陶瓷藝術,陶瓷是科技、生產和藝術完美結合的產物。陶藝家只有在充分了解和掌握泥性的基礎上才能創作出獨具魅力的作品。現代陶藝作為一種新的藝術和觀念的表現形式,它不應該降低對工藝的標準要求。我們強調現代陶藝的實驗性和探索性,強調陶藝家的創新意識,但不能因此而顧此 失彼。因此,那些現代陶藝家們應該像畢加索那樣潛下心來認真學習和掌握陶瓷的生產和制作工藝,化偶然為必然,成為真正意義上的陶藝家。我在這里無意抵毀那 些偶爾“客竄”的畫家或雕塑家,無疑他們的參與和介入,為現代陶藝的發展和現代藝術觀念的滲入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由于現代陶藝的開放和實驗品格,為自身的發展拓寬了道路,所以現代陶藝在審美方面比傳統陶藝更寬泛,這也是現代陶藝與傳統陶藝的不同之處。在傳統陶瓷中一些是被認為是工藝的缺陷,在現代陶藝中經常視為是允許的,甚至被擴大地加以利用。如,縮釉、剝釉等等,這些缺陷肌理的利用應該與作品的風格和作者的思想相吻合。在作品中,這種有意思利用缺陷肌理與因工藝把握不當而無可奈何所留下的缺陷在本質上是完全不同的。

三、在宣傳意識上存在的誤區

20世紀70年代中期以來,現代陶藝之所以在我國大陸火起來,並在純藝術領域內獲得一席之地,除了自身所具有的獨特魅力外,與一些新聞媒體和展覽機構的積極宣傳和推動作用分不開。但在這個過程中,仍存在著一些偏頗和不足。我們不能否認,在現代陶藝的成長和發展過程中,老一輩陶藝家和中青年陶藝家所做出的艱苦努力,以及各個方面所給予的大力幫助,但也不能拔除一些人在這個過程中,所懷有的私心和功利目的。在中國美術家協會陶瓷藝術委員會成立之際,各地方也都相繼成立了分會。在各協會的人員組成過程中,一些名不見經傳的,或偶爾在瓷區畫了幾個花瓶的人士也居然當上了“委員”、“秘書長”之類的頭餃,大有“佔山也為王”之勢。這在一定的程度上對現代陶藝的發展起了負面影響。現代陶藝發展到今天,已經形成了一支較為專業的隊伍,有一大批陶藝家在從事現代陶藝的創作,並做出了卓越成就,但經常見之于報端和媒體的總是那一小部分人,有著明顯的炒作嫌疑,似乎只有這些人才是真正的現代陶藝家。而且,在很多場合和文章中,這些人都是互相吹捧,互為佐證,帶有明顯的搞小圈子、拉幫派的江湖習氣。這在很大程度上挫傷了眾多做陶人的積極性。我認為展覽機構、出版業、新聞媒體或文章撰稿人應該在宣傳中真實地、全面地反映我國現 代陶藝發展的整體水平。我國現代陶藝的發展不是哪一些人所能包攬的,偏面的宣傳和搞小圈子只能是有礙于現代陶藝的發展。另一方面,現代陶藝的宣傳缺少一支專業的理論隊伍。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大多是一些從事藝術理論研究的人士偶爾客竄到現代陶藝的評論中來,這些人中,很多是不懂陶瓷的工藝流程的。盡管現代陶藝與現代藝術的發展有著多相似之處,但畢竟現代陶藝有著較強的專業性,俗話說︰隔行如隔山,兩者是不能等同的。當然有些評論完全是出于應付朋友的宣傳之需,確實有些勉為其難。由于缺乏必要的專業知識,在文章評論中,難以切中要點,有隔靴搔癢之感。而且,在評論中承襲了藝術理論圈內的通病︰盡說好話,極盡吹捧之能事,故弄弦虛,缺乏作為藝術批語的必要姿態。這在很大的程度上混淆了是非,錯誤地引導了觀眾,使觀眾在現代陶藝面前無所適從。似乎現代陶藝就是這樣美丑難定、晦澀難懂、令人難以琢磨的。當然我不否認這些評論家在很大程度上為中國現代陶藝文化傳播和推廣所起的積極作用,而且,這其中也不乏優秀的文章,現代陶藝的發展史也會重重地為他們記上一筆。綜上所述,在現代陶藝由工藝美術發展到純藝術形式的這20幾年里,那些做陶人所付出的艱辛的和所做出的成績是世人共同目睹的。在大眾的審美水平和能力日益提高的今天,現代陶藝在大眾的生活中,也日漸佔據著重要的地位。然而,現代陶藝的普及和發展應該得到全社會的共同關注。但無論怎樣,在專業領域內,對現代陶藝的發展應該有一個共同的認識,每一個做陶人都應該呵護它和關愛它。現代陶藝的多元化和開放的品格,為每一位做陶人提供了一個施展才 能、展示個性和情感的平台,但是看重工藝,掌握和能動地運用工藝是每一位做陶人所必需的專業技能,同時,端正態度,認真地總結和探討現代陶藝的發展是每一 位的從事理論研究的人士和陶藝家應盡的責任。

http://big.nbfet.gov.cn/zxgx/detail.phtml?newId=53146&big5=0

2009年11月4日星期三

南風古灶

龍窯
南風古灶建于明正德年間,已有500年歷史,是我國現存最古老的柴燒土灶,總長34.8米,窯背上橫亙著29排投柴孔,現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已載入世界紀錄吉尼斯大全。南風古灶沿著山坡蜿蜒而上,猶如一條扶搖騰空的巨龍,故又稱作龍窯。由于這條龍窯爐口正對著南方,窯尾榕樹成蔭,每到夏日涼風習習,前人依此起名為“南風灶”。  古灶榕風  位于南風古灶窯尾的古榕,大樹盤根錯節深深地扎在紅砂岩石的罅隙中,400年來留下許多美好傳說。傳說榕與龍是兄弟,榕屬水,龍屬火,火水相容,水火相濟,陶器才成。又相傳此榕乃清涼世界飛來的種子,在窯壁扎根形成巨傘,給勞苦的陶工帶來清涼的環境,根深葉茂永蔭陶人。此榕有“反透視”效果,由遠處觀望,榕樹魁梧奇特,形體雄偉。但從近處觀看反而感覺細小,形成了一種獨特的“古灶榕風”景觀。  三日火  南風古灶燒制一窯作品需3天時間,故稱“三日火”。第一天裝窯,第二天燒窯,第三天經過30個小時的冷卻后,作品出窯。  古寮場  石灣制陶作坊工場,舊時稱之為“寮”或“場”。
第一手資料:《人民日報 . 華南新聞》 (2002年10月18日第四版)
第二手資料:人民網people:http://www.people.com.cn/BIG5/paper49/7491/718420.html

2009年10月30日星期五

佛山與陶瓷

佛山與陶瓷誰成就了誰?

2009年10月18日,陶瓷節與陶瓷離不開,南風古灶裏到處都是陶文化的風景線。主題為“創意China,讓城市生活更美好”的創意陶瓷展展示了近百款創意陶瓷精品,包括中國獨有的最新一代的微晶玻璃陶瓷複合板材,負離子抗菌易潔健康陶瓷,夜光、透光、反光陶瓷,仿生裝飾陶瓷,可以浮在水面的輕質陶瓷、可以彎曲的軟陶瓷等。這些創新產品有可能成為世博會佛山館的展品。
http://fs.focus.cn/news/2009-10-19/775656.html

作為中國建陶之都的佛山,在剛剛迎來新中國成立60周年喜慶之後,又迎來了一個屬於自己的節日——首屆佛山陶瓷節。

經過30多年的發展,佛山陶瓷取得了令世人矚目的成績。從當年倒數第一的小產區變成今日中國陶瓷行業的帶頭大哥;從當年一個蹣跚學步的稚童變成了今日中國建陶的巨人。佛山,已經不是昔日的佛山;佛山陶瓷也不是昔日的佛山陶瓷。

20世紀80年代初,隨著中國第一條現代化牆地磚生產線和第一條現代化衛生潔具生產線落戶石灣,佛山陶瓷便在全國和世界各地迅速成名。如今,佛山已經成為全球陶業人士朝拜的聖地之一,絡繹不絕的老外們拉著行李包在各個陶瓷賣場來回穿梭,成箱成箱的產品通過港口、汽車被送往全國,送往世界各地。然而,在高速路上一路狂奔的佛山陶瓷,在2007年卻忽然減速。“騰籠換鳥”、關停並轉和產業升級成為佛山陶企想繞而繞不過去的檻。面對日益嚴重的環境污染,面對日漸枯竭的原料資源,佛山政府採取了“三批”措施,即扶持壯大一批,改造提升一批,轉移淘汰一批。

在佛山慢下來的同時,其他陶瓷產區則開足馬力迎頭跟上。江西高安如此,山東淄博如此,四川夾江如此,河南鶴壁也如此。還有一些對陶瓷產業沒有絲毫認識的縣市官員聽說佛山陶企轉移的步伐 ,也前來湊一份招商的熱鬧。

當前正是佛山陶瓷業發展的拐點 ,已到了佛山陶瓷行業該集體反思的時候。在回顧過去取得成績的同時,更應該看到自己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http://home.focus.cn/news/2009-10-26/154307.html

2009年10月22日星期四

資料(I)

南風古灶建於明代正德年間(1506-1521),五百年來窯火不絕,生產不斷,完好保存至今,是我國陶瓷史上的奇蹟,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載入世界吉尼斯之最,譽為"活的文物,移不動的國寶"。 近年來,以南風古灶為中心,以陶瓷文化為主題,經不斷的開發建設,南風古灶旅遊區的面積已近四百畝。除古窯吐艷主景點外,還有保留石灣古老製陶場景的古寮場、薈萃陶藝精品的藝術長廊、公仔街、廣東石灣陶瓷博物館、陶塑公園、世界最大的網式孔雀園。旅遊區還興辦了石灣陶藝研究院、玩陶玩釉歡樂廳、少兒陶藝培訓基地和國際藝術家村等項目,是集製陶、賞陶、商貿休閒於一體的陶文化旅遊區。景區內設有玩陶廳、古屋卡座、古屋陶吧等玩陶地點。遊客只需要花幾十元,就可以在陶藝大師的指導下坐在拉坯機前,放飛自己的心情和想像力,任泥巴粘滿手,與泥土親密接觸,感受製陶的樂趣和顯露一下藝術天賦。 “玩陶”玩出來的作品,這裡會及時安排進行乾燥、上釉、入窯煅燒,成為一件響噹噹的陶瓷製品,給你帶回去作家居裝飾或作禮物。南風古灶公仔專賣場——南風古灶公仔專賣場佔地面積2000平方米,場內陳列了500多種石灣公仔及紀念品,石灣公仔品種齊全,形態萬千,是購買公仔及旅遊紀念品的好去處。


出處: http://www.cts2008.com/Member/Sight/fsnfgz/info.html

南風古灶=)`


南風古灶,位於廣東省佛山市石灣鎮高廟路,始建於1506年明朝正德年間,至今已有超過500年的歷史。對研究中國的陶瓷生產技術的發展具有重要的價值。 南風古灶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佛山新八景之一,並載入金氏世界紀錄。 主要景點有:廣東石灣陶瓷博物館石灣公仔街國際陶藝家村古灶榕風古寮場等。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南風古灶 五百年薪火相傳

  石灣古鎮位於廣東省佛山市,是中國陶瓷文明的發源地。石灣有出土世界最早的陶片——貝丘遺址,記錄了人類制陶史上的文明。  石灣東平河畔上有座古灶,依山而建,宛如一條臥伏長龍,俗稱「龍窯」。該灶建於明代正德年間,即一五□六年至一五二一年,因其坐北向南巧得南風,得名「南風灶」,後人稱其為「南風古灶」。  在許多佛山人的心裡,陶瓷是最能代表佛山歷史文化的,這座見證了中國陶瓷業風雨歷程的古灶五百年來,窯火不斷,薪火相傳。  南風古灶為當年霍氏家族所建。據有關資料記載,石灣霍氏始祖是從山西遷入的。霍氏始祖原在山西經營陶器燒制,後南遷,輾轉來到石灣,在元代龍窯(文窯)的基礎上建造了南風灶。  據現藏於佛山博物館的石灣《霍氏族譜》記載,在南風古灶之前,南方各地的窯灶都不能有效地控制窯溫。原來的文窯兩旁設有兩個用於添柴的火眼,而南風古灶在原有的基礎上將火眼增加到五個,這樣一來既克服了窯灶火候不均的缺點,又能很好地控制窯溫。  南風古灶幾百年爐火興旺,燒制的陶器品質上乘,而南風古灶灶尾的一棵榕樹與古灶相生數百載成為一段佳話。南風古灶灶尾側面牆上生長著一棵榕樹,這棵榕樹幾百年來一直枝繁葉茂,為古灶擋風遮雨,當地有人認為正是這是棵榕樹的「保護」,古灶才有這麼長的歷史。  而當地的老窯工們則認為南風古灶之所以能保存幾百年,與窯工們的精心呵護有關。據了解,當地的窯工大約每隔三四年就會對古灶進行保養、維修,幾百年來從未間斷。  南風古灶是石灣制陶業繁榮時期生產技術進步的產物,也是中國南方陶瓷生產技術承前啟後的裡程碑。據了解,明清時期石灣有一百零七條窯灶,約有六萬人從事陶瓷業,於是石灣有了「石灣瓦,甲天下,旁及海外之國」的美譽。  至今南風古灶仍沿襲古法生產,以木柴為燃料,由燒窯師傅操縱龍窯爐火。由於其燒制的陶器品質上乘,很受各方人士的喜歡。據了解,南風古灶呈拋物線狀,避免了灶火往上直沖,使得火溫均勻,因此燒制出來的陶器品質上乘。  鑒於南風古灶的歷史地位,二□□一年有關部門將南風古灶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後來南風古灶又以「連續使用至今的最古老的柴燒龍窯」載入世界吉尼斯紀錄,被譽為「活的文物」。  今年,南風古灶迎來了五百年華誕,從而寫下了:南風古灶,五百年薪火相傳的佳話。
第一手來源:廣東新聞網
第二手來源: 中華博物http://www.gg-art.com/viewNews/index_b.php?newsid=9042

專題探究計劃書

專題探究計劃書
A: 學生姓名1: 林心怡(組長)2:羅施敏3:譚偉鎧4:陳兆業

B: 題目:南風古灶為何到現在仍未能被淘汱?
C: 上述題目與哪個探究範圍有關?(可選擇多項) 現代中國、教育、藝術
D: 背景資料、相關概念和知識:南風古灶,位於
廣東省佛山市石灣鎮高廟路,始建於1506年明朝正德年間,至今已有超過500年的歷史。對研究中國的陶瓷生產技術的發展具有重要的價值。 南風古灶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佛山新八景之一,並載入金氏世界紀錄。 主要景點有:廣東石灣陶瓷博物館石灣公仔街國際陶藝家村古灶榕風古寮場等。
E: 探究目的:想得知南風古灶仍然現存的原因
F: 焦點問題: 南風古灶為何到現在仍未能被淘汱?
G: 假設(如有):如不可以拍攝我們會寫筆記

H: 暫定探究進程和初步定出之探究計劃: (應包括或已曾考慮到可能的須探究角度和研究對象;並須列出初步擬訂的資料搜集和分析方法、計劃進程和預期面對的困難和限制)拍下南風古灶的製作過程/寫筆記
I: 探究的重要性及其意義: 身為中國人應該知道一些中國特色
J:參考資料: 維基百科.......

資料提共者:林心怡、羅施敏

意見._____.

1.佛山特色

2.佛山的夜景

3.佛山美食

意見.X.

天天一遊

特色風情

生活論壇

2009年10月21日星期三

意見

1)現今的陶瓷與以前有甚麼不同
2)以前的佛山與现今的轉變
3)佛山的夜景

2009年10月10日星期六

意見

1.佛山從古至今的變化
2.佛山特色
3.佛山手信

CC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本作品由bwwtc3B03-0910製作,以共享創意署名-非商業性-禁止衍生 3.0 香港 授權條款釋出。
此作品衍生自gp3china-3b.blogspot.com
超出此條款範圍外的授權可於http://gp3china-3b.blogspot.com/查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