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30日星期五

佛山與陶瓷

佛山與陶瓷誰成就了誰?

2009年10月18日,陶瓷節與陶瓷離不開,南風古灶裏到處都是陶文化的風景線。主題為“創意China,讓城市生活更美好”的創意陶瓷展展示了近百款創意陶瓷精品,包括中國獨有的最新一代的微晶玻璃陶瓷複合板材,負離子抗菌易潔健康陶瓷,夜光、透光、反光陶瓷,仿生裝飾陶瓷,可以浮在水面的輕質陶瓷、可以彎曲的軟陶瓷等。這些創新產品有可能成為世博會佛山館的展品。
http://fs.focus.cn/news/2009-10-19/775656.html

作為中國建陶之都的佛山,在剛剛迎來新中國成立60周年喜慶之後,又迎來了一個屬於自己的節日——首屆佛山陶瓷節。

經過30多年的發展,佛山陶瓷取得了令世人矚目的成績。從當年倒數第一的小產區變成今日中國陶瓷行業的帶頭大哥;從當年一個蹣跚學步的稚童變成了今日中國建陶的巨人。佛山,已經不是昔日的佛山;佛山陶瓷也不是昔日的佛山陶瓷。

20世紀80年代初,隨著中國第一條現代化牆地磚生產線和第一條現代化衛生潔具生產線落戶石灣,佛山陶瓷便在全國和世界各地迅速成名。如今,佛山已經成為全球陶業人士朝拜的聖地之一,絡繹不絕的老外們拉著行李包在各個陶瓷賣場來回穿梭,成箱成箱的產品通過港口、汽車被送往全國,送往世界各地。然而,在高速路上一路狂奔的佛山陶瓷,在2007年卻忽然減速。“騰籠換鳥”、關停並轉和產業升級成為佛山陶企想繞而繞不過去的檻。面對日益嚴重的環境污染,面對日漸枯竭的原料資源,佛山政府採取了“三批”措施,即扶持壯大一批,改造提升一批,轉移淘汰一批。

在佛山慢下來的同時,其他陶瓷產區則開足馬力迎頭跟上。江西高安如此,山東淄博如此,四川夾江如此,河南鶴壁也如此。還有一些對陶瓷產業沒有絲毫認識的縣市官員聽說佛山陶企轉移的步伐 ,也前來湊一份招商的熱鬧。

當前正是佛山陶瓷業發展的拐點 ,已到了佛山陶瓷行業該集體反思的時候。在回顧過去取得成績的同時,更應該看到自己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http://home.focus.cn/news/2009-10-26/154307.html

2009年10月22日星期四

資料(I)

南風古灶建於明代正德年間(1506-1521),五百年來窯火不絕,生產不斷,完好保存至今,是我國陶瓷史上的奇蹟,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載入世界吉尼斯之最,譽為"活的文物,移不動的國寶"。 近年來,以南風古灶為中心,以陶瓷文化為主題,經不斷的開發建設,南風古灶旅遊區的面積已近四百畝。除古窯吐艷主景點外,還有保留石灣古老製陶場景的古寮場、薈萃陶藝精品的藝術長廊、公仔街、廣東石灣陶瓷博物館、陶塑公園、世界最大的網式孔雀園。旅遊區還興辦了石灣陶藝研究院、玩陶玩釉歡樂廳、少兒陶藝培訓基地和國際藝術家村等項目,是集製陶、賞陶、商貿休閒於一體的陶文化旅遊區。景區內設有玩陶廳、古屋卡座、古屋陶吧等玩陶地點。遊客只需要花幾十元,就可以在陶藝大師的指導下坐在拉坯機前,放飛自己的心情和想像力,任泥巴粘滿手,與泥土親密接觸,感受製陶的樂趣和顯露一下藝術天賦。 “玩陶”玩出來的作品,這裡會及時安排進行乾燥、上釉、入窯煅燒,成為一件響噹噹的陶瓷製品,給你帶回去作家居裝飾或作禮物。南風古灶公仔專賣場——南風古灶公仔專賣場佔地面積2000平方米,場內陳列了500多種石灣公仔及紀念品,石灣公仔品種齊全,形態萬千,是購買公仔及旅遊紀念品的好去處。


出處: http://www.cts2008.com/Member/Sight/fsnfgz/info.html

南風古灶=)`


南風古灶,位於廣東省佛山市石灣鎮高廟路,始建於1506年明朝正德年間,至今已有超過500年的歷史。對研究中國的陶瓷生產技術的發展具有重要的價值。 南風古灶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佛山新八景之一,並載入金氏世界紀錄。 主要景點有:廣東石灣陶瓷博物館石灣公仔街國際陶藝家村古灶榕風古寮場等。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南風古灶 五百年薪火相傳

  石灣古鎮位於廣東省佛山市,是中國陶瓷文明的發源地。石灣有出土世界最早的陶片——貝丘遺址,記錄了人類制陶史上的文明。  石灣東平河畔上有座古灶,依山而建,宛如一條臥伏長龍,俗稱「龍窯」。該灶建於明代正德年間,即一五□六年至一五二一年,因其坐北向南巧得南風,得名「南風灶」,後人稱其為「南風古灶」。  在許多佛山人的心裡,陶瓷是最能代表佛山歷史文化的,這座見證了中國陶瓷業風雨歷程的古灶五百年來,窯火不斷,薪火相傳。  南風古灶為當年霍氏家族所建。據有關資料記載,石灣霍氏始祖是從山西遷入的。霍氏始祖原在山西經營陶器燒制,後南遷,輾轉來到石灣,在元代龍窯(文窯)的基礎上建造了南風灶。  據現藏於佛山博物館的石灣《霍氏族譜》記載,在南風古灶之前,南方各地的窯灶都不能有效地控制窯溫。原來的文窯兩旁設有兩個用於添柴的火眼,而南風古灶在原有的基礎上將火眼增加到五個,這樣一來既克服了窯灶火候不均的缺點,又能很好地控制窯溫。  南風古灶幾百年爐火興旺,燒制的陶器品質上乘,而南風古灶灶尾的一棵榕樹與古灶相生數百載成為一段佳話。南風古灶灶尾側面牆上生長著一棵榕樹,這棵榕樹幾百年來一直枝繁葉茂,為古灶擋風遮雨,當地有人認為正是這是棵榕樹的「保護」,古灶才有這麼長的歷史。  而當地的老窯工們則認為南風古灶之所以能保存幾百年,與窯工們的精心呵護有關。據了解,當地的窯工大約每隔三四年就會對古灶進行保養、維修,幾百年來從未間斷。  南風古灶是石灣制陶業繁榮時期生產技術進步的產物,也是中國南方陶瓷生產技術承前啟後的裡程碑。據了解,明清時期石灣有一百零七條窯灶,約有六萬人從事陶瓷業,於是石灣有了「石灣瓦,甲天下,旁及海外之國」的美譽。  至今南風古灶仍沿襲古法生產,以木柴為燃料,由燒窯師傅操縱龍窯爐火。由於其燒制的陶器品質上乘,很受各方人士的喜歡。據了解,南風古灶呈拋物線狀,避免了灶火往上直沖,使得火溫均勻,因此燒制出來的陶器品質上乘。  鑒於南風古灶的歷史地位,二□□一年有關部門將南風古灶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後來南風古灶又以「連續使用至今的最古老的柴燒龍窯」載入世界吉尼斯紀錄,被譽為「活的文物」。  今年,南風古灶迎來了五百年華誕,從而寫下了:南風古灶,五百年薪火相傳的佳話。
第一手來源:廣東新聞網
第二手來源: 中華博物http://www.gg-art.com/viewNews/index_b.php?newsid=9042

專題探究計劃書

專題探究計劃書
A: 學生姓名1: 林心怡(組長)2:羅施敏3:譚偉鎧4:陳兆業

B: 題目:南風古灶為何到現在仍未能被淘汱?
C: 上述題目與哪個探究範圍有關?(可選擇多項) 現代中國、教育、藝術
D: 背景資料、相關概念和知識:南風古灶,位於
廣東省佛山市石灣鎮高廟路,始建於1506年明朝正德年間,至今已有超過500年的歷史。對研究中國的陶瓷生產技術的發展具有重要的價值。 南風古灶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佛山新八景之一,並載入金氏世界紀錄。 主要景點有:廣東石灣陶瓷博物館石灣公仔街國際陶藝家村古灶榕風古寮場等。
E: 探究目的:想得知南風古灶仍然現存的原因
F: 焦點問題: 南風古灶為何到現在仍未能被淘汱?
G: 假設(如有):如不可以拍攝我們會寫筆記

H: 暫定探究進程和初步定出之探究計劃: (應包括或已曾考慮到可能的須探究角度和研究對象;並須列出初步擬訂的資料搜集和分析方法、計劃進程和預期面對的困難和限制)拍下南風古灶的製作過程/寫筆記
I: 探究的重要性及其意義: 身為中國人應該知道一些中國特色
J:參考資料: 維基百科.......

資料提共者:林心怡、羅施敏

意見._____.

1.佛山特色

2.佛山的夜景

3.佛山美食

意見.X.

天天一遊

特色風情

生活論壇

2009年10月21日星期三

意見

1)現今的陶瓷與以前有甚麼不同
2)以前的佛山與现今的轉變
3)佛山的夜景

2009年10月10日星期六

意見

1.佛山從古至今的變化
2.佛山特色
3.佛山手信

CC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本作品由bwwtc3B03-0910製作,以共享創意署名-非商業性-禁止衍生 3.0 香港 授權條款釋出。
此作品衍生自gp3china-3b.blogspot.com
超出此條款範圍外的授權可於http://gp3china-3b.blogspot.com/查閱。